央行纪志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其在定价机制和

继《互联网金融12讲》获得良好反响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在北大《互联网金融讲座课》和清华《中国金融实务课堂3——互联网金融》课程的基础上推出《金融科技的中国时代:数字金融12讲》。本书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常务副主任王海明、副主任沈艳和高级研究员谢绚丽主编,其中收录了万建华、纪志宏、李文红、姚前、李铭等12位来自业界、学界及政府的权威专家的观点,从数字金融的实践与创新、发展与监管,以及大数据征信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了中国数字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同时特别探讨了“智能投顾”、“数字货币”、“区块链”、“消费金融”等热门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机遇以及风险和挑战。

本文节选自其中第2讲《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探讨》(整理自纪志宏先生2016年11月3日的演讲),全文请参见《金融科技的中国时代:数字金融12讲》一书。

金融市场的核心是解决资产的定价问题。对小额借贷、民间金融的定价一直不是很准确,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以信贷为例,前面提到传统金融在普惠方面做得不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风险定价能力较弱,不够精细,从而过度依赖抵押、质押手段,当然也有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合理性。那么互联网金融在定价机制和模式上是否能较传统金融前进一步呢?

首先是定价的逻辑问题。我们说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核心问题仍然是谁来主导定价和怎么定价。以P2P为例,P2P的价格形成机制是什么?是网贷平台、借款人还是投资人定价?是基于随机性的供需关系定价还是风险定价?这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先看供求关系,在某个时点上,假如投资的人多而借款的人少,以供求形成的价格就会比较低,一段时间下来P2P交易就会变得很稀疏,价格变得既不稳定也不连续,甚至无法形成。再看风险定价,如果一家企业想通过P2P平台进行借贷,当风险不能很好地识别和计量时,企业只有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贷款,而项目更好但不愿意出高价的企业很可能会在这个平台上被淘汰,这是逆向选择的结果,很难说最后留在这个平台上的借款人和投资人就是比较适当的。P2P为资金借方和贷方提供了一个价格撮合的平台,但市场上的相互选择变化莫测,均衡价格的形成有赖于足够的市场参与者、持续的调整机制和专业的技术处理能力,单单有平台远远解决不了定价的问题。

虽然传统信贷过度依靠抵押、质押,定价能力薄弱,但从目前来看,P2P平台似乎没有形成清晰、有效的定价逻辑,其通过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优势还不明显。

其次,这些平台还需要有合理的机制设计来辅助并优化定价,或者补充进行信用评级。在一个多层次的、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整个金融体系应当有一个高度一致的信用评价标准,通过相互参照,P2P有可能弥补类似小微信贷、消费金融等某些领域的风险定价空白,进而发展壮大。但是在一个缺失合理参照系统的或然世界,P2P的定价机制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这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是同步相关的。我国利率市场化虽然形式上已经完成,但利率定价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给一个金融产品比较准确的细分定价的程度,或者说市场还没有能力给出一个比较准确的价格,还不能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定价提供相应的参考。

金融市场的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风险的分散与配置。在风险控制领域,

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于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这有助于更加有效地识别客户的还款能力甚至还款意愿。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方面,互联网金融应当发挥这个功能性作用,同时在投资者适当性、有效分散风险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实践中,大数据风控的效果取决于对互联网交易相关信息的甄别和处理能力,我们既不能轻易肯定、盲目乐观,也不应轻易否定其可能的潜力。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通过大数据改变传统金融的风控方法和对风险判断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在中国可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实在很久以前,我们近代金融的票号、钱庄早已开始尝试通过看“人品、押品、产品”来弥补既有信息的不足,现代商业银行也有看“电表、水表、工资表”的生动实践,借助这种立体、多维的信息来验证和评价借贷主体的信用状况。现代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应该是对历史经验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基于数据化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弹性拓展的云计算能力,一种能够以更广泛的数据采集、更快速的数据处理、更方便的数据推送来支持风险定价的模式,应该是值得深化和完善的努力方向。但是这方面的技术还在发展摸索之中,相关的数据积累、算法模型还在建立完善中,这些模型的稳定性、可预测性也还有待考察,且没有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的验证。

另一方面,依靠现行的货币金融体系,大数据似乎也不能有效解决金融的周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每隔几年、十几年就会发生。在这样的危机面前,大数据似乎也无能为力。

纪志宏,现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货币政策及金融市场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工作,在金融市场、货币政策、金融调控、财政税收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qn010